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社会——公益路上,我们“雷”厉“锋”行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9日 12:3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爱公益
阳光互联 关爱无界
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浙江大学校长杨卫、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元宁、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孙先德、浙江大学副校长吴朝晖、浙大网新总裁陈健共同点击开通中国残疾人服务网。
4月19日全国助残日前夕,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科技部项目重点支持,面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提供综合服务的《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举行开通仪式。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副理事长孙先德、科技部有关领导、浙江大学校长杨卫等出席活动并讲话。 >>>>>>中国残疾人服务网背景介绍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孙先德首先对科技部多年来对残疾人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浙江大学、浙大网新等联盟伙伴、共建单位和专家表示崇高的敬意!他在讲话中表示:中国残疾人服务网的开通标志着我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事业发展从科研领域向社会化服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在新时期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让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辅助服务,使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十一五”期间,科技部与中国残联正式签署了《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联合行动计划》,启动了《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应用》项目,中国残联与浙江大学共同成立了“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理论与技术研究为中国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和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服务保障,中国残联与浙江大学、浙大网新汇集项目研究成果和资源,为残疾人构筑了一个互联网上的温馨家园。“十二五”期间,中国残联将围绕残疾人的需求,加快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的信息无障碍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面向视障和听障等特殊需求群体的信息无障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完善残疾人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大信息无障碍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信息无障碍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残疾人生活的更加自信、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创造一个良好的无障碍环境。
浙江大学杨卫校长在仪式上表示:运用计算机技术改造和提升残疾人服务模式,实现残疾人信息与交流的无障碍,将成为残疾人事业在信息时代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技术创新让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和品质生活,是时代赋予浙江大学的重任。2009年1月,浙江大学与中国残联共同创办了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充分整合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管理学院等学科的力量,瞄准信息无障碍领域进行自主创新突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并力争打造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此次中国残联和浙江大学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与浙大网新共同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这样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必将开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政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从而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科技部领导在讲话中表示:大力推进信息无障碍事业的发展,使广大残障人士能够便捷地享受信息服务和平等的参与社会活动,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科技惠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2007年,科技部与中国残联共同启动了“科技助残行动计划”,并在科技支撑计划中安排启动了“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应用”重点项目。中国残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服务残疾人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推进信息无障碍事业创新发展,在信息无障碍核心关键技术、服务支撑平台、数字交互产品、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开展了服务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国残疾人服务网”的建设和开通,不仅是信息无障碍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创新举措。科技部作为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科研力量,开发更多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开通仪式上,中国残联与浙江大学、浙大网新共同签署了信息无障碍服务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浙大网新倡议关心信息无障碍建设的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社会企业共同建立“中国残疾人服务网联盟”,以“中国残疾人服务网”为合作纽带,发挥各自的资源品牌优势开展合作,深入开拓网上公益事业,共同携手推进我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服务。中国残联为信息无障碍技术专家、共建示范单位、体验测试基地颁发证书并授牌。
“阳光互联,关爱无界”,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正式开通,用于开通的电子设备将通过中国残疾人服务网爱心捐赠频道首笔捐赠给六名优秀贫困的残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