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发言摘编

各界声音重现 2016年04月20日 12:14 A-A+

2

张晓鲁 冯振宇摄

做民族精神火种的传递者

北京电视台要闻部副主任 张晓鲁

参加这次座谈会,我第一次接触到方大曾这个名字,随后我上网查阅了方大曾的相关资料,观看了央视记者冯雪松同志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同时还观看了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一个时代的倒影——寻找方大曾》,这使我对方大曾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更全面的了解。他的事迹使我感动,也引发了我对新闻工作和记者职业的进一步思考。

方大曾作为一名战地记者,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他选择了与国家同甘苦、共患难,用自己的作品记录了危亡时刻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民族精神的火种。冯雪松同志通过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以及用时15年撰写的《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让方大曾这样一个消失在抗日战争硝烟中的记者形象得以重现,使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方大曾的精神力量。应该说,方大曾以他的爱国情怀和记者的专业素养树立起中国战地记者的丰碑,而冯雪松同志则以新时代记者的责任感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方大曾的形象重回人们的视野,让方大曾的精神得以鼓舞后辈,正是通过方大曾和冯雪松这样两位身处不同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的努力,才实现了我们民族精神火种的传承。

在观看纪录片和查看资料时,有两个词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一个是“责任意识”,一个是“职业素养”。

正如范长江同志所说的:“我们当新闻记者的人,有将各种关乎国民的政治问题,及早、详细、公正为读者报道的责任”。正是这种“责任意识”,使方大曾和同时代的范长江等一大批记者,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能够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战一线,奔波于炮火连天的战地,用镜头和纸笔记录下一个民族抗争的历史。也正是这种记者的“责任意识”,才使冯雪松能够一直追寻方大曾的足迹,他把“寻找方大曾”的过程上升到“对抗战史和民族精神的展现”的高度来认识,所以才能用15年的时间,深入挖掘人物故事,让世人知道曾经有一位名叫方大曾的中国战地记者,以及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这种在两代记者身上体现出的“责任意识”,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应该大力提倡的。作为新闻记者,我们应该时常自问,是否担起了我们所应担负的职业责任,是否担起了传承民族精神火种的历史责任。

从方大曾和冯雪松身上我们还能感到极高的“职业素养”。在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中,战地摄影师唐师曾说“可以想见,当时方大曾的双脚正是踩在泥地上深深的车辙里,才能拍出这样的照片。”的确,方大曾正是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战火中的祖国,正是用近距离的拍摄,才留下了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生动影像。而冯雪松也正是在“或火车、或长途汽车、甚至徒步去前采”的过程中,才能与方大曾越走越近。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拍摄过程也是学习方大曾作风的过程。在两代记者身上,我们所感到的“职业素养”,也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站在泥泞的车辙里才能体会和展现战火中祖国和人民的苦难,走得离人物近一点,才能理解和展现他的生动面貌和精神境界。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北京电视台作为首都媒体,也是方大曾家乡的媒体,不但要继续寻找方大曾、继续讲好方大曾的故事,大力宣传方大曾的事迹,同时,我们还要让编辑记者学习和弘扬方大曾和冯雪松身上所体现出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通过坚定“责任意识”和提高“职业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成为 “民族精神火种的传递者”。

编辑:张迪 责任编辑:
860010-11210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