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发言摘编

各界声音重现 2016年04月20日 12:14 A-A+

  编者按:2015年5月25日,中国记协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通过总结中央电视台冯雪松历经15年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的经验,追忆“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探讨当代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现将座谈会精彩发言进行刊载,为抗战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冯雪松 冯振宇摄

冯雪松 冯振宇摄

跨越十五年的心灵追访

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 冯雪松

今天,和大家一起在这里追忆方大曾,我的内心感到非常温暖和激动!1937年11月8日,中国记协的前身中国青年记者协会在上海成立的时候,范长江先生曾不无感慨地说,“如果小方在,他是一定会来的!”而今天,他仿佛真的来了!方大曾终于浮出水面得以重现了!感谢中国记协!

1937年9月至今,小方失踪已经78年了,他的父亲母亲、两个妹妹在漫长的等待中相继离世。这78年间,我们的国家,也早已从抗日的硝烟中崛起,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光荣的时刻,这么多新闻界的领导、专家和记者朋友,一起从尘封的历史中重现方大曾的人格与光辉,充分彰显了社会进步中的国家责任,是对所有为抗战胜利献出生命、作出贡献的新闻界先驱们最好的纪念和怀念!

1999年秋天的某一个下午,我在夹杂于报纸间的一页传真上,第一次看到了方大曾这个陌生的名字,从那一刻起,这个被范长江先生念念不忘,屡次提到的年轻人引起了我的好奇。不久,在陈申先生的帮助下,我见到了时年85岁的,方大曾的胞妹方澄敏,至今我仍然无法忘记老人无助的表情和面颊上的两行泪水,木盒中哥哥留下的837张底片,数十年历经劫难,被她整齐的排列着。阳光下,一张张黑白底片向我展开了60多年前,中华民族保家卫国、打响全民抗战第一枪的震撼场面,我不敢相信这些珍贵的照片出自一个25岁的青年人之手,我心里忽然有被一种力量牵引的感觉,从那时起,我决定要寻找、重现消失的方大曾。

我对于方大曾的寻找是从北京图书馆的旧刊库开始的,纸张发霉的味道,提醒着我正在面对历史,他们无声地排列,考验着我的诚心与耐心,四个半月的时间里,我在三十年代的书海中查找着方大曾的名字,每查到一次就欣喜一回。当《卢沟桥抗战记》《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血战居庸关》《抗战图存》《日军炮火下之宛平》等一篇篇通讯一幅幅照片被陆续找到后,方大曾的战地足迹隐约浮现。

由于方大曾失踪的时候只有25岁,尽管他在当时已经闻名于长城内外,但是他彗星一般的耀亮和迅失,使得《中国摄影史》中关于他的描述加起来不足一百字,新闻史的各类文本中也难觅其踪。先期采访开展的并不顺利,我一个人或火车或汽车或步行,从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到蠡县,去史志办、博物馆、报社查找资料,询问情况,被当做过假记者,也常被拒之门外。

我曾经给当年方大曾出现过、采访过的地方发去信函,希望找到线索、信息或者得到帮助,但石沉大海,均无回音。好在一路寻找,一路宣讲,小方的事迹感动了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如保定史志办的孙进柱等,他们在报纸上发表《加入寻找方大曾的行列》《踏着方大曾的足迹》等文章,带我寻找战争遗迹、查阅地方志、描绘战事图、访问知情人。艰苦的寻访,虽然找到与小方直接关系的内容不多,却播撒下了寻找方大曾的种子,是他们让我更加坚定了寻找的决心。

随着采访的深入,随着对方大曾留下的资料和照片的深入研究,小方时代的人物景象,他在生命和照片之间选择的身影,仿佛一下子动了起来,和现实中的我们有了气息的沟通,观察被拍摄对象脸部的表情和反应,我似乎看到了他们对面,在民族危亡最深重的抗日战场上挺身而出,年轻、热情、活力四射的小方。我想应该拍摄一部纪录片,也许,这是最好的寻找方式。

令我高兴地是,拍摄纪录片的想法,得到了我供职单位,中央电视台领导和相关人士的大力支持。我忘不了老报人穆欣帮助找到的,小方离家后,在保定写的《前线忆北平》、忘不了战地记者苗培时对于艰苦环境中从事新闻采访的口述、忘不了亲历者王逸民老人对日军暴行的愤慨、忘不了老领导陶鲁笳、屈健、马明对石家庄、太原、大同抗战初期的讲解、更忘不了范长江夫人沈谱对小方亲切的回忆。这些年,他们其中的人大多数已经作古,这些事,却萦绕在我心头不肯离去。

拍摄紧张时,正值父亲食道癌晚期化疗期间,我无法照顾,唯有母亲一人陪伴着他。为了不让父亲担心,我保证每到一地给他打一个电话,告诉他工作进展。2000年9月11日下午,正在中法大学旧址拍摄的我,接到了父亲的病危通知,第二天我赶到老家医院的病床前,他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9月13日父亲病逝,享年57岁。三天后,处理完父亲的丧事,为保证纪录片《寻找方大曾》11月8日在新中国首个记者节顺利播出,我带领着摄制组继续上路,这一次,我的背囊里多了一张父亲的照片。

线索中断,拍摄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我就读读方大曾写的通讯,找线索,也找动力。经过八个多月的采访、拍摄和编辑,纪录片《寻找方大曾》终于按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完成了向新中国首个记者节的献礼,并荣获了第十五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

当我把纪录片交给方澄敏老人时,她把光盘紧紧地抱在怀里,泪水流个不停,这时候,由于中风,她已经无法言语了。就在方大曾留下的837张底片捐献给国家博物馆的前10天,寻找哥哥半个多世纪的方澄敏闭上了双眼。除了难过,我暗自想,一定要帮助老人实现她的两个愿望,为哥哥出一本书,办一个展览。

寻找方大曾的过程,是我心灵不断接受洗礼的过程。有段时间,我在宿舍的墙上挂满了小方的照片,无论题材是民生、战争抑或风物,他从来都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小方从未在其中表现过丝毫唯美和猎奇,他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民众命运的关注者、国家兴亡的承担者,他的双脚始终踩在大地上,心跳从未离开过中华民族的脉动,寻找方大曾本身也是对自己职业精神的反省,对自己心灵世界的净化,由此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新闻人,如果脱离了民众和家国,脱离了生活和现实,再炫动的画面也是空的,再华美的辞藻也是假的,要用实心,动实情,写实迹,见实效。

寻找方大曾的过程,是我作为一名新闻人,职业理想不断升华的过程。我始终相信,不用内心去感知,镜头是虚浮的,不用双脚去丈量,解说词是没有温度的,真正的纪录片是严谨和真实,不是炫技和讨好。我想,方大曾不仅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感动相遇,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更是发掘历史遗存,传承民族精神,弥补国家记忆的责任和使命。我拍纪录片也好,写书也好,由最初的好奇,寻找方大曾这个人,到不知不觉对于一种精神的认同和追随,这本身也是对自己职业理想的实现。我在长时间的寻找中,努力去还原一个真实的、热爱和平与自由的生命,这个年轻人用生命做胶片,为我们真实纪录了当年国难当头的中国大地。在当时,他的报道鼓舞了中国人抗日的士气和斗志;在当下,抗战胜利70年之际,他为后人留下了了解当时民族危亡的珍贵图本。我想,方大曾本人更是今天年轻人的楷模,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他选择了与祖国共患难,用新闻人的情怀,践行着一个中国人的气节和良知,因此,重现方大曾在当下极具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对国家记忆的延续,民族精神的传承。

十五年,从一部纪录片到一本书,是方大曾精神重现的历程,更是我职业成长的见证。

最后,我想用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方汉奇先生在封笔多年、阅读《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后写下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发言:方大曾有关卢沟桥亊变和抗战前线的一大批新闻照片,是对伟大的全民抗战的忠实纪录。它体现了抗日军民抵御外侮敌忾同仇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士气和斗志,也保存了许多拍自第一现场的珍贵画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我们为历史上有过如此杰出的新闻摄影记者感到骄傲。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谢谢大家!

编辑:张迪 责任编辑:
860010-1121050200